白衣軍魂大邑醫(yī)生趙宇來:健康吉祥鳥,生命守護神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網(wǎng)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29日 【字體:大 中 小】
“健康吉祥鳥,生命守護神”。5月27日上午9時,四川陸軍預備役高射炮兵師第一團衛(wèi)生隊少尉軍醫(yī)、成都市大邑縣人民醫(yī)院創(chuàng)傷外科醫(yī)生趙宇來剛洗去征塵前來上班。才在辦公室坐定,便接到院長李學林打來的電話,告訴他蘆山縣寶盛鄉(xiāng)玉溪村的鄉(xiāng)親前日曾給他送來了一面錦旗,讓他前去取一下。待他回來時,就帶回了一面繡有這10字的錦旗。
凝望這錦旗,回想起李院長對他“醫(yī)者仁心,心有大愛”的稱贊,他的思緒不禁飄飛起來,一幕幕的往事不由浮現(xiàn)眼前……
一顆善心:“舅爺,我長大后也要成為像你一樣的好醫(yī)生!”
我的舅爺是一名出色的老中醫(yī),他鉆研醫(yī)學、救死扶傷的精神,使我少年時代就立下了學醫(yī)的壯志:長大了,一定像舅爺一樣,為更多的百姓解除病痛。
——摘自趙宇來日記
1981年6月20日,趙宇來出生在一個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安仁鎮(zhèn)。
安仁鎮(zhèn),是中國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所轄的一個鎮(zhèn),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區(qū)42公里,距大邑縣城13.5公里。
大邑安仁鎮(zhèn)的出名該是在上世紀60年代。四川美院雕塑系集體創(chuàng)作的《收租院》使鎮(zhèn)上的劉文彩地主莊園無人不知曉。為了讓廣大勞動人民和革命的下一代常能接受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的革命教育,地主莊園成了階級教育基地,也使得大惡霸地主莊園在文革中完整的保存下來,現(xiàn)更名為川西民居博物館——劉氏莊園。
小宇來的父親趙其全是大邑縣糧食局副局長,母親是大邑縣百貨公司的職員。雖然膝下就這么一個兒子,但父母對他從不溺愛。尤其是從政多年的父親,總是對他說,學貴有恒,人貴有志,一個人只要有了自己的志向,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有了導航的明燈。
母親娘家多有行醫(yī)者,小宇來的舅爺、表叔就是四里八鄉(xiāng)有名的老中醫(yī)。有一段時間,他竟茶不思、飯不想,身體日漸消瘦。
母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便帶去了舅爺曹伯勛家,經(jīng)診斷是得了小兒疳積。舅爺用針刺他的手指四縫,擠出少量黃水,又在他的印堂上揉搓幾遍,覺得好玩的他怎么也沒想到這一番折騰竟使他食欲大增,也使他對舅爺產(chǎn)生了欽佩之情。
從此,一到寒暑假,小宇來就愛到舅爺家,常常跟在舅爺背后,看他給人治。河械男『捠,舅爺就折騰一番并舀小半碗涼水,撒一撮黑乎乎的粉末,讓人端去喂孩子,說吃了就會好。后來聽舅爺說那粉末是用雞內(nèi)金煨焦后研成的。有人脖子上長了“羊子”,也是舀一碗涼水,撒一些其他的粉末,并用水摸著病人脖子上的“羊子”,輕輕抹三下,便勁甩三下后,讓病人把水喝下去……說來也奇,有的人居然好了,當然也有人最后還是去了醫(yī)院。但不管怎樣,這種神兮兮的事,以及什么魚際、太陽、足三里、印堂等稀奇古怪的名字,總是讓他覺得舅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總覺得有種說不出的崇拜感。
一天下午,大邑縣蔡場鎮(zhèn)萬石社區(qū)一位鄉(xiāng)親請舅爺去看病,來到他家時,見一位中年漢子坐在屋外的石凳上,渾濁的雙眼望著如血的殘陽,而他的右腿一大塊地方正在化膿、潰爛、惡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