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縣鎮(zhèn)東村駝背兒媳張李:用愛“駝”起一個家
作者:楊穎 來源:今日大邑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3日 【字體:大 中 小】
晉原街道鎮(zhèn)東村的駝背媳婦張李,用愛“駝”起一個家的事情在鎮(zhèn)東村廣為流傳,贏得了鄉(xiāng)親鄰里的贊美和幫助。特別是2011年以來,她悉心照料摔傷癱瘓在床、90歲高齡的婆婆,用孝與善,溫暖了婆婆的心,更默默地向鄉(xiāng)親鄰里傳遞著正能量。
命運多舛 她告訴自己不能倒下
1992年,先天脊椎變形(即通常所說的駝背)的少女張李,不顧家人反對,嫁給了同村殘疾小伙蔡永。為支撐家庭開支,張李經(jīng)常起早摸黑打工。由于丈夫下肢殘疾,只能做些家務(wù)活,家里1畝多田的農(nóng)活也全部由張李一個人做。
1994年,家里有了少許積蓄,夫妻倆在親戚的幫助下,打算建3間瓦房。因為一邊要建房一邊要做農(nóng)活,還不時到工地打零工,已有身孕的張李流產(chǎn)了。“我告訴自己不能倒下。我一倒下,這個家就散了。”時隔20年,張李的語氣仍堅決而平靜。
孩子沒了,留給張李一家的是絕望的心痛,但一家人的生活和修房借的債務(wù),讓張李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傷心。“不但做女人的事,男人的事也一起做了。”晉原街道殘聯(lián)專干陳建委告訴記者,擔(dān)秧、挑糞、打農(nóng)藥,男人干的活兒張李都干,作為一個殘疾女人,的確不容易。
近年來,她的脊柱越來越彎曲,駝背越來越嚴(yán)重,上身和下身幾乎垂直,每走一步路都是煎熬。“現(xiàn)在連田頭活路都做不動了,在家做做手工,每天掙10多元貼補家用。”張李說。
孝心不減 省吃儉用給婆婆好生活
2011年,張李90歲的婆婆因摔傷癱瘓在床,為方便隨時照顧婆婆,她就在婆婆床邊搭了個木板床。由于駝背嚴(yán)重,每次給婆婆抹臉,張李都要先蹲坐在小凳上,然后忍著疼痛將身體盡量繃直些,常常疼的出汗。后來,婆婆體恤兒媳,每次要洗臉時,就盡量撐起身體坐向床邊。
5月9日,在清楚記者的來意后,張李的婆婆戴玉芳渾濁的雙眼頓時生光,一一細(xì)數(shù)媳婦的勤勞、孝順。張李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對婆婆卻很大方。在老人的床頭木桌上,時常擺著新鮮的蛋糕和水果。“平時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花,但醫(yī)生一說我需要補鈣,65元錢一盒的藥都舍得給我買。”戴玉芳說,為了這個家,媳婦操碎了心。“我前世不曉得做了什么好事,招了這個好媳婦!”戴玉芳說,能活到今天,多虧了這個好媳婦的照顧,一邊夸著媳婦,一邊眼淚就掉了下來。
目前,政府為張李一家三口解決了低保,張李一家雖仍在困苦中艱難生活,但她依然樂觀、堅強,相信隨著政策越來越好,日子也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