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乏力,為何多國房價在上漲?專家這么解讀
作者:佚名 來源:中新經緯 更新時間:2021年04月19日 【字體:大 中 小】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8日電 (薛宇飛)1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1年度報告》(下稱報告)如期發(fā)布。報告認為,數字貿易在疫情下出現加速發(fā)展,在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帶動下,亞洲成為數字經濟增長最快的區(qū)域之一。與會專家也指出,由于各國數字技術發(fā)展水平不一,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可能會拉大各國的經濟差距。
數字經濟或拉大各國發(fā)展差距
報告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月份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稱,2020年亞洲經濟體經濟增速為-1.7%,較2019年下降5.7個百分點。相對于-3.5%的世界經濟增速,亞洲經濟表現明顯好于其他地區(qū),亞洲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進一步提升。
展望2021年,報告預測,總體來看,今年亞洲經濟將出現恢復性增長,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5%以上,其中南亞地區(qū)的經濟增速有望達到8.5%以上。
在發(fā)布會現場,報告的主編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指出,2021年有幾個熱點值得關注,其中之一就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已經開始轉型,這次疫情讓大量新的形態(tài)出現,數字貿易成為各國與企業(yè)的主要選項,發(fā)展速度很快。疫情的沖擊是數字經濟發(fā)展的一個巨大推動力,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模式很可能會越來越數字化,越來越依靠網絡,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數字經濟很可能成為經濟增長重要的動力源(600405,股吧)。”
報告的主編之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副校長林桂軍也指出,數字貿易為亞洲經濟發(fā)展提供新機遇,對經濟增長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未來,當制造業(yè)越往上升級,就會越需要數字技術的支撐。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還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由于亞洲乃至世界各國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產業(yè)化及產業(yè)數字化發(fā)展都不平衡,導致全球分工體系會重新構造,數字經濟發(fā)展會拉大各國之間的發(fā)展差距。
林桂軍贊同桑百川的看法,他認為,數字技術能力會成為阻礙一些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因素,因此建議數字產業(yè)發(fā)展較好的國家,對其他國家進行幫助。
房價、大宗商品為何上漲?
報告指出,在2020年,亞洲部分經濟體的房地產價格漲多跌少,且個別經濟體的房地產價格漲幅較大。在CEIC數據庫有季度統(tǒng)計數據的15個亞洲地區(qū)經濟體中,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有9個經濟體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同比上漲,包括土耳其、哈薩克斯坦、中國、韓國、以色列、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等;有6個經濟體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同比下跌,包括日本、菲律賓、蒙古國、馬來西亞、文萊等。
其中,土耳其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最大,約為26.5%;哈薩克斯坦的房價漲幅次之,約為9.5%;中國的房價漲幅第三,約為6.6%。與之相反,有部分經濟體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出現下跌。其中,文萊的房地產市場價格跌幅最大,約為7.7%。
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資產價格為何會出現上漲?張宇燕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稱,資產價格大幅度波動與當前超級寬松宏觀政策有關,今年全球的利率非常低,會推升資產價格。隨著資產價格上漲,可能會帶動全球通貨膨脹水平快速抬升,而為了應對通脹,一些國家提前進入緊縮狀態(tài),對房地產價格在內的資產價格產生較大沖擊。他認為,資產價格和股市可能會出現大幅度波動,應當做好準備。
從中長期看,由于世界經濟處于一個中速或低速增長,老齡化加劇、債務水平高等很多長期性因素沒有得到改變,還看不到資產價格趨勢性上漲的勢頭。
對于當前大宗商品的漲價問題,張宇燕分析,受到生產與消費高度不匹配、市場競爭不充分、地緣政治等影響,大宗商品的波動一直較大,當前的價格上漲與2020年價格下跌較多有關。
警惕負債水平上升
報告還稱,亞洲地區(qū)各經濟體的政府債務水平總體攀升,財政赤字率普遍提高。據2021年1月IMF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2020年亞洲地區(qū)有41個經濟體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較2019年有所上升,僅有2個經濟體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出現下降。相較于2019年,2020年亞洲地區(qū)有44個經濟體的財政余額占GDP的比重由正轉負或財政赤字率上升,僅有2個經濟體的財政赤字率出現下降。
展望2021年,報告稱,亞洲地區(qū)乃至全球的債務水平或將再創(chuàng)新高,進一步侵蝕財政政策的可持續(xù)性,進而拖累經濟復蘇步伐。
張宇燕認為,在疫情的沖擊下,很多國家的決策者都推出大量的超常規(guī)財政和貨幣政策,其后果就是債務水平迅速上升。債務水平上升,對一個國家的長期增長有著掣肘作用,各國應當好好應對。
就中國而言,林桂軍說:“中央政府沒有什么債務問題,它的儲蓄大于投資。有地方政府儲蓄小于投資,意味著有一定的產能過剩。”(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