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破“7” 房企布局或出現調整
作者:未知 來源:和訊網 更新時間:2019年08月06日 【字體:大 中 小】
8月5日早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破“7”關口報7.0438,隨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破“7”。
而在此之前的8月1日,美聯儲宣布下調聯邦基準利率25個基點,因此,也引發(fā)了市場對于本輪人民幣匯率走低與美聯儲降息相關的猜測。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環(huán)節(jié)特別指出,“人民幣匯率‘破7”,這個‘7’不是年齡,過去就回不來了,也不是堤壩,一旦被沖破大水就會一瀉千里;‘7’更像水庫的水位,豐水期的時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時候又會降下來,有漲有落,都是正常的。”他認為,從全球市場角度觀察,作為貨幣之間的比價,匯率波動是常態(tài)。
盡管如此,資本市場仍出現較大波動,截至當日收盤,百余家地產股全線“飄綠”,跌幅超5%,包括保利地產(600048)在內龍頭房企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與美聯儲降息不存在必然聯系”
北京時間8月1日2時,美聯儲下調聯邦基準利率25個基點,由2.25%-2.5%降至2.00%-2.25%,這是美聯儲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降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發(fā)布會上打壓市場寬松預期時稱,此次降息并不是長期降息周期的開始,但可能會再次降息。
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譚雅玲看來,美聯儲降息與近兩年美元指數上升相背離,也就是說美聯儲降息背后的操縱性意味更加明顯,而人民幣貶值則跟投資資金有非常重要的關系,離岸市場做空人民幣是人民幣貶值的重要背景。因此,人民幣貶值與此前美聯儲降息不存在必然聯系。
對于人民幣匯率跳水的原因,商務部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區(qū)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西亞非洲所所長張建平認為是外匯市場運作的自然結果,“美聯儲降息跟現在的人民幣匯率情況來看,我不認為有特別直接的關系。”
他表示,匯率反映的是宏觀經濟基本面,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反映的是中國經濟實力和美國的經濟實力的綜合對比。“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以后,增速有所放緩,經濟結構調整處于陣痛期,同時,國內流動性保持在較高水平,匯率出現短期下滑屬于正,F象,匯率破不破七都不用那么敏感。”
實際上,自2005年中國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完善,形成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迄今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和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水平,已經逐漸從過去的單邊升值階段,逐漸切換到有貶值也有升值的雙向波動階段。
張建平分析認為,這對于新常態(tài)下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深化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改革,以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同時,對于全球市場而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yè)中心,產業(yè)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人民幣匯率行穩(wěn)致遠有助于其他國家在不確定的市場條件下,尋找到相對穩(wěn)定的因素和力量,有利于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市場增強信心。
“房企布局組合會出現調整”
房地產被看作是貨幣的一大蓄水池,本次人民幣匯率破7,引發(fā)了各界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關注,看多派與看空派的聲音此起彼伏。不過,張建平認為,由于國內并沒有完全放開資金流向,資本無法自由進出房地產市場,因此,無論房價還是地價,跟匯率之間的聯系并不是很密切。
該觀點也與和訊房產梳理的自2005年至今的匯率情況和房地產市場表現相一致。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由8.2765快速升值至2014年的6.1428,在此期間的2008年前后,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一波水漲船高,而自2015年開始至2017年,人民幣逐步貶值,但在這個階段,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一輪普漲。“房地產市場的變動主要還是受國內調控的影響,”張建平表示。
譚雅玲同樣持有類似觀點,她認為,近來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并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表明了監(jiān)管層對于嚴控房地產的態(tài)度,因此,房地產市場與人民幣貶值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那么貨幣環(huán)境的改變會不會帶來房企的換倉時代?對此,張建平認為要視資金來源而定。“通常情況下,資本追逐升值資產的意愿更加強烈,但是如果房企資金來源于海外,那么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對人民幣資產的預期呈現消極態(tài)度,這部分企業(yè)在國內的房地產投資意愿就會降低。”
同時,張建平表示,也要受城市情況而定,“人民幣無論升值還是貶值,變動幅度是可控的,而一線城市的房價較為平穩(wěn),不會出現大幅度波動,但長期來看,收益率還是有的,部分房企仍愿意持有這部分物業(yè)。”因此,張建平認為,房企的布局組合會出現調整。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近幾年,由于人民幣的幣值相對較高,海外借債成本較低,因此,國內房企大量在海外發(fā)債,隨著人民幣破7貶值趨勢的出現,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提到,對于海外房地產企業(yè)的發(fā)展而言,將面臨比較大的壓力,特別是還本付息的壓力,“對于中國的房地產企業(yè)來說,他們是在國內賺錢,在海外發(fā)債,然后在海外還錢,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債務壓力的增加,因此需提防海外債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