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沒那么簡單 新政下首次改善者的換房煩惱
作者:未知 來源:錢江晚報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12日 【字體:大 中 小】
樓市新政組合拳一夜間讓開發(fā)商們喜出望外,購房者也躍躍欲試,其中改善型購房者尤為活躍。就拿記者采訪的昆侖公館項目來說,恰逢政策出爐之際,推出了180平方米總價600萬元左右房子。一天下來,能接到20幾個有效來電,換作之前限購限貸的時候,怎么也不敢想象。
不過從記者本人的經(jīng)歷來看,換房,并沒有看上去那么簡單。
三十而立的筆者,屬剛需首改。上有老、下有小,雖年齡不大,不過從長遠(yuǎn)打算,也想為家人置辦一套至少有三室的房子,如果再想得長遠(yuǎn)些,考慮 140平方米以上的四房都不為過?蓡栴}來了,要選擇一套離父母近、學(xué)區(qū)又好、面積又要一步到位、價格還能承受得起的房子談何容易。
筆者的父母住在浙大玉泉附近,毗鄰西湖,熟悉行情的人都知道,那一片區(qū)域幾乎都是二手房,且均價都在4萬元/平方米以上,房子老、小,首先這點(diǎn)就不符合筆者置業(yè)的標(biāo)準(zhǔn);而像綠園、世貿(mào)麗晶城這樣的高檔小區(qū),雖有大面積,卻都高不可攀。
有朋友提議選擇稍遠(yuǎn)些的城西小區(qū),像申花板塊、西溪路一帶或是文一路沿線的新房,但看來看去,覺得不是總價太高就是離父母太遠(yuǎn)。按照筆者目前的需求,想要買套140平方米以上的改善房源,總價基本在400萬元以上,三成首付也要將近150萬元,唯一的可能就是父母幫出首付,然后我們還貸款。就算這樣,父母首先還得賣出一套房子,目前二手房營業(yè)稅從免征5年變2年,也意味更多新掛牌二手房將流入市場,掛出去的房子不一定馬上能換現(xiàn)金流。
政策放開,可以看出潛在的改善需求的確有,而且還不少。但等資金到位,又看到合適的房源入手,最起碼也得半年左右,這部分改善型購房者看來是無法讓成交量立馬有爆發(fā)式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