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人能全款買房?原來都是這么操作的
作者:未知 來源:東方財富網(wǎng) 更新時間:2017年10月08日 【字體:大 中 小】
如果說2017年有哪些熱詞,“鄙視鏈”應該可以算一個了,比如相親鄙視鏈、城市鄙視鏈、游戲鄙視鏈等,連買房也有鄙視鏈。
有人將買房鄙視鏈編成了一個段子,“全款買房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貸款的請把共享單車挪一挪”,妥妥地將很多買房者的無奈情緒都表達了出來。
通常來說,能高比例首付的購房者應該挺容易買到房,可現(xiàn)實偏偏不盡如人意,還有很多人能全款買房,這些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換一種方式買房
據(jù)媒體報道,近日有不少杭州購房者都在買房上碰到了難題,比如購房者王女士,她想買艮北的一個樓盤,愿意接受七成首付,結果被全款付清的購房者給擠掉了。
和王女士有類似經(jīng)歷的還有吳先生,他表示,自己看中的房子總價接近500萬,沒法全款付清,必須做按揭。但開發(fā)商卻表示現(xiàn)在銀行按揭款回款很慢,所以一次性付款的購房者優(yōu)先。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哪來那么多可以付清全款的人?
據(jù)了解,“全款付清”的購房者中,除了拆遷戶、賣掉一套房子湊錢的購房者外,還有不少人選擇了“房抵貸”的方式購買新房。
什么是“房抵貸”?
所謂“房抵貸”,就是指借款人以自然人名下的房產(chǎn)(住房、商住兩用房)作抵押,向銀行申請一次性或循環(huán)使用的消費或經(jīng)營用途的人民幣貸款。
也就是說,購房者只要自己名下有房,就可以將這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從而貸到一筆錢。比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市場評估價是2萬每平米,抵押的時候按照6折來算,就可以貸到120萬元。所以,只要房款缺口不是很大,不少人都會選擇這種方式進行購房。
資深分析師表示,其實“房抵貸”由來已久,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只不過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通過“房抵貸”貸出來的錢,只能用來經(jīng)營和消費,不能用于購房。但由于現(xiàn)在監(jiān)管難度大,銀行很難確定借款人到底拿錢去做什么,也就導致現(xiàn)在仍有人通過這種方式買房。
雖說通過“房抵貸”能一次性付款買到房子,但是真的沒風險么?
分析師表示,風險肯定是有的,因為“房抵貸”本身就是自加杠桿,所以風險并不小。尤其對想通過此種方式來炒房的投資者來說,一旦房價下跌,房產(chǎn)市值也會縮水,最后很可能不賺反虧。而對購房自住的人來說,影響也肯定有,只是相對小一些。
就當下市場情況來看,建議投資者還是多考慮其它投資渠道,并做好分散投資,如投資股票、基金的同時,再配置穩(wěn)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固定收益類產(chǎn)品,均衡風險和利潤。
盡管銀行的“房抵貸”業(yè)務很普遍,不過其中的利弊,還得大家自己來權衡。